2)第七一五章 一点就着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戚与共,走得更近了。

  袁崇焕及其幕僚们对三边之地木速蛮的汹汹民情有隔膜,不了解,但是对于这些虽是明军将校却又受制于本地经堂、礼拜寺大小莫洛的回回将校们来说,他们可是感受的十分清楚。

  只是这些人的力量与三边总督府麾下的军队相比,明显不足,所以也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忍着。

  不过,随着固原镇、临洮镇主力军队的先后移防,特别是随着临洮镇总兵官董志义、监军御史韩一良的率军离开,洮岷副总兵赵大胤的地位和权力立刻就凸显出来了。

  赵大胤花了大价钱,辗转托人找到了在袁崇焕身边最得用的左膀右臂毛羽健,最终得以成功留守洮岷本地,但是他对袁崇焕的不满,却依然未有丝毫的改变。

  所以执行起袁崇焕的许多政策来,就非常的抵触,非常的不配合。

  特别是对于以自己家族为首的洮州商人,与藏区德格土司、白利土司的走私贸易,不仅不闻不问,而且还保驾护航,公然抗拒三边总督府的禁令。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袁崇焕对赵大胤十分不满,数次行文进行斥责。

  但是花马池距离洮州较远,在董志义、韩一良率军移防汉中之后,作为洮岷副总兵的赵大胤,基本上就等于是当地的土皇帝了。

  再加上赵大胤本来就对袁崇焕的种种政策不满意,所以对于袁崇焕的斥责全当耳旁风,一边坚决否认指责,一边继续阳奉阴违。

  到了崇祯二年的八月,激化矛盾的导火索终于出现了。

  龙华民、汤若望、熊三拔等来自大明京师的十二个耶稣会传教士,在锦衣卫副千户吴克忠的半监押半护送之下,跋山涉水,辗转各地,终于徒步抵达了三边总督府的驻地花马池。

  龙华民、汤若望等人拜见了袁崇焕,而吴克忠也向袁崇焕传达了崇祯皇帝允准这十二个耶稣会传教士在三边总督辖地传播天主教的旨意。

  而经过了一年多来在西北边地的任职,袁崇焕也认识到了木速蛮问题的严峻。

  这些木速蛮不仅不读袁崇焕这种进士出身的文官心目中的圣贤书,而且也不服从朝廷和官府的王法。

  而那些神神道道的大小莫洛们,却比州县卫所所代表的朝廷和官府更有权威。

  这一切,都让之前在广东和辽东的时候从来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夷教问题的袁崇焕感到既诧异又忧虑。

  如今,崇祯皇帝的圣旨和这一批红毛鬼子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让他很快就想明白了皇帝陛下的用心。

  于是,龙华民等传教士到了花马池后,立刻受到了袁崇焕的优待,而袁崇焕也很快就以三边总督府的名义,行文临洮、固原、甘州、兰州等地官府,让他们为耶稣会传教士修建教堂、传播教义提供场所和方便。

  袁崇焕大张旗鼓地支持这些红毛夷人在以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