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桌椅_重生八零年代致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有好菜呀!”

  饭菜上了桌毛晓凤才摸着黑回家,篮子里一篮子猪草。

  江大河忙完了农活儿,天黑前都黑了还要摸着黑去河边收网,他把鱼篓放下了,休息了一会儿才上桌。

  “今天的饭真好吃。”

  “是啊!”毛晓凤也忍不住感叹:“吃着细腻软和多了!”

  江小夏在吃之前仔仔细细用纱网筛了一遍,把荞麦里面的粗糙杂质都筛掉了,当然细腻一些。

  荞麦粑粑做的比以前做的小一点儿,火候和水份也比以前控制得更好。

  “木耳也好吃。”小云把头埋在碗里吃得很开心,抬头说道,嘴角上一沾了荞麦粑粑的屑。

  隔年的老咸菜汤,味道不错,就是放久了,有一股酸臭味儿,她总姜蒜仔仔细细的去了腥味,浇在烫熟的木耳上面。

  米汤大火烧开之后用勺子仔仔细细的撇干净浮沫,转小火熬,不停的搅拌,米粒里的糖分熬出来,有一股子天然的香甜味儿,味道也因为熬制更久而更醇厚。

  虽说还是平时吃的那点儿东西,但是做法更讲究,更好吃。

  江小夏上一辈子追求精致生活,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生活如果没有仪精致和式感,怎么能令人愉悦?!没有愉悦的心情,怎能美好生活。

  她吃着荞麦粑粑和木耳盘算着明天要干的事儿。

  今天阴天不适合砌灶台,明天天晴就砌灶台,还是阴天就弄桌子板凳……

  第二天江小夏还没有起床就听见了风声,阴云压垂,没有太阳,只怕还要下雨,看来只能做桌子板凳了。

  她把后院的大木头搬进来,翻出江大河做木工用具,开始忙活。

  看到木工用具就想到了江大河。

  江大河八岁的时候被爷爷送到隔壁村里的木工师傅家里学木匠。

  在这个年代,农村学木匠是门好手艺,在那个年代,人人吃不饱,去人家家里干活儿不仅有钱赚,还能有一顿饱饭吃。

  后来哪怕搞集体公社吃大锅饭,公社里对工匠师傅,也有额外的照顾,工匠师傅也比一般人家条件好点儿。

  工匠师傅跟现代公务员一样,可是农村岳父母眼里女婿首选,不愁娶不到媳妇儿。

  但是爷爷去世,太奶奶和奶奶李招娣以家里困难为由头,不让他去学,江大河就真不去学木匠了。

  其实江大河老实勤快,他师傅很喜欢他,甚至愿意贴钱让他学。

  其实那会儿爷爷去世,家里的条件也没有差到让一个11的孩子干活儿养家。

  因为爷爷是个挺有头脑的人,早年在渡口上跑单帮赚了不少钱,他全部都换成了银元,去世的时候,家里偷偷存了很多银元。

  江大河的小叔叔还时不时的寄钱回来,家里根本不缺钱。

  后来新中国成立,江大河的小叔叔没有消息了,据说去了台湾,也有说去了美国……

  江大河年纪小,村里人都欺负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