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二章 余波_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1987年股灾之后的华尔街,在对冲基金之间流传着一个流言,据说某个来自香港的财团,正在寻找收益不错的对冲基金,据说这个财团有近十亿的现金。

  这下整个对冲基金业轰动了,包括量子基金在内的众多大牌基金都纷纷打探这个消息的真实xing,为自己拉投资资金。

  对于对冲基金来说,管理费和超额分成是生存的基础,而基金的数额越大,那么对于这个基金来说,赚得就越多。

  一般来说,当资金要投入某个对冲基金时,都要签下比公共基金苛刻许多的合约,其中有一条就是2—20,即每年收取2%的管理费,和超额收益的20%。

  不过这些都是建立在这个基金收益比上一年增加的基础上,要是该基金在这一年没有收益,那么按照协议就拿不到一分钱,如果亏损得严重,甚至有投资者要求赎回。

  投资者是最现实的!

  这个消息是在钟石的授意下由汇丰银行的投行部门放出去的,当钟石把整整一亿港币的现金存到汇丰银行开的账户中去,机敏的汇丰客户经理立刻找上门来,觍着脸介绍自己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

  香港股市是全球市场上下跌最严重的一个,在二十号的上午,香港联交所的主席在请示了财政司、金融司等官员后,宣布香港股市停市四天,下一次交易的时候是二十六号。

  他这么做,一方面是想让投资者有段时间消化因为美国股市暴跌带来的恐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结算的考虑。

  结果十月二十六ri一开盘,香港股市依然没有逃脱暴跌的命运,甚至在一天内暴跌了一千多点,整整跌去了超过三成的市值,创下港股有史以来下跌的最大幅度。

  钟石和廖承德的期指沽单自然赚了个盆满钵溢。

  到了十二月,临近交割的ri子,廖承德的账户内足足赚了上亿港币之多。而钟石更是恐怖,手中的一万手沽单赚了接近十亿港币。

  十亿港币换作美元也不过是不到两亿美元的数额,这比起钟石在美国市场上赚到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即便这样,也足够让廖氏父子顶礼膜拜了。

  廖承德的肠子都要悔青了,早知道港股有这样下跌的幅度,说什么也要多持有点沽单。只不过世界上从来没有后悔药,他拿着这上亿的盈利也应该满意了。

  在听从了钟石的建议后,廖承德毫不犹疑地将这些现金转化为港股上大的地产公司和银行业的股票,还有近两成的资金到处卖楼盘店铺。

  钟石的这些盈利也自然如法炮制,大部分的资产则换作ri元投入到了ri本的资本市场,小部分则投入到香港的房地产市场。

  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香港的楼市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房价迅速下跌,正是抄底的好时机。香港的楼市在某些特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