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这一年,一战之前_核武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现代战争,对于世界各国的陆军都有极大的启发作用,英法德美奥意俄都派遣了访问团赴东北军考察交流。甚至连瑞典、丹麦、挪威、荷兰、捷克这些欧洲小国也派遣访问团。

  在此期间,中央陆军第二、第三步兵师和第一骑兵师都是外国访问团可以公开参观的部队,对于中外军事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让各国进一步的了解中国陆军的作战水平。

  随着军事交流的深入和了解的加深,中国作为一个世界陆军新兴强国的地位也开始变得更为巩固。而俄法同盟想要拉拢中国的态势也更加积极,即便是英国,在对华政策上也缓慢的开始作出重新的调整。

  1912年7月,中英两国最终达成了《中英互惠通商条约》,英国以政府财政援助的方式,对华给予为期六年。每年一千四百万英镑的长期低息贷款,双方互相给予对等最惠国经贸待遇,英国对华的纺织品、矿产品、大豆、生丝、茶叶和部分轻工业产品收取最低特惠关税,中国对英最大程度的开放金融市场,允许英国企业在东三省和其他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开放城市自由投资,对英国的机械、船舶、电气、汽轮机、汽车、飞机、柴油机、汽油机等产品收取最低特惠关税。

  在此条约中,双方进一步达成了多条有利于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新协约,英国正式约定在1913年底全面移交海关权,取缔英国在华的内河航运权,除香港问题继续不谈外,英国在华的上海、天津、厦门、广州、镇江、九江、汉口七个租界在三至五年全面纳入特区范围,英国占用的威海卫在条约签订后立即归还中国。

  在1912年,在中国开启业务的外资银行数量激增数倍,特别是在《中英互惠通商条约》签订后不久,帝国中央国家银行和英格兰银行签署了《中英关于中国金圆券本位制担保协议》,英国央行通过中央国家银行购买了约合7000万英镑的中华帝国国债,用于担保中国金圆券的稳定兑值。

  在这一协议的扶持下,一直远离东三省的英国贷款和资本也开始更大规模的涌入中国,特别是疯狂的涌入东三省,英法德美的大银行都陆续在中国和东三省设立办事处,大范围开启资本汇入中国的业务。

  1912年的中国就在这种辉煌和伟大的大浪潮中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工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东三省工业在这一年中真正的开启了全国的大市场。

  在这一年的年底,英德开启了第四次的海军协约谈判,这也是英德最后一次就此进行谈判,如果这一谈判破裂。英德开战就只剩下了时间问题。

  在此之前,中国和法国正式签署了《中法军事同盟协约》,双方正式约定,在中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