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不得闲_寒门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忙的时候,偏偏会同时出现更多的事来干扰,让人越忙就越忙。

  楚清行装都收拾好、准备要上路的时候,又接到小宝一封信。

  信上说:他的朋友有些玉石,因为当地加工成本高、周期长,“烦请娘亲加工和代售,佣金二成”。

  至于是什么朋友、多少货都没说,只说朋友会带商队一路送去新伦州的货栈,“届时面议”。

  楚清并没有玉石加工的铺子,小宝倒是有个首饰铺,但也是跟宋廷山的夫人合伙开的,在玉石这一方面没有自己的渠道。

  前有烟幕弹,后有玉石,楚清的心就彻底揪起来了。

  难道是小宝干了些什么?

  有武继昌的事情在先,楚清真怕小宝心性变了,把路走弯。

  与小宝的信前后脚来的,还有胡恒秋的信:“楚清,你摊上大事儿了!”

  这话要从皇帝以查粮食为由对江南官场进行整治说起。

  一些官员落马,让各自背后的家族和财团记恨上了楚清。

  如果没有楚清那些接二连三的动作作对比,那么今年只是旱情加上蝗祸带来的双重损失,无关于任何人,是天灾。

  可被楚清这么一掺和,就变成人祸了,虽然粮仓的亏空本就是人祸,但谁会去承认呢?

  所以,朝堂上再次响起弹劾楚清的声音,这次的声势远高于之前,不但人数多,而且打击范围还广。

  比如说,“蝗虫换粮”扰乱粮价;再比如,“灾情期间”大兴土木、奴役百姓;还比如:借着禽疫大发横财、中饱私囊;等等。

  所以,信的最后胡恒秋提醒她:“这封信是给你提个醒:赶紧做准备,皇帝的旨意很快就会送到,要伱朝堂自辩。”

  朝堂自辩,都不是写自辩折子,看来果真是“摊上大事儿了”。

  如果是让写折子自辩,那说明事态不是很严重,也不紧迫。

  可这是让进京都,去朝堂上进行自辩。

  什么人能上朝?除言官外的四品以下官员都没资格参加朝会,楚清一个从五品的外地官员,竟然要上朝堂上自辩去?

  那就是楚清这颗“老鼠屎”,搅了京都这锅粥,他们要把楚清这只老鼠捉到眼巴前,好好“修理”一番?

  也不对。

  若说修理,京都那些六品言官就能把楚清修理了,根本不会有“自辩”的机会。

  应该还是有替楚清说话的,只是声势不强。

  声势不强,是胡恒秋不给力还是整个密侦司也有人不满楚清?

  还是说,皇帝不肯为楚清“犯众怒”,只作冷眼旁观?

  或者是,皇帝力量不足,压不下众臣的弹劾呼声?

  那么,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皇帝要是信任楚清,自会弹压这些不良声音,可现在仍要下旨诏楚清前去自辩……那就是皇帝也不信任她?

  自辩,不但需要为自己辨明事情的因由,还要自己举证,去证明自己是对的。

  在楚清看来,当一件事情需要通过自辩来论证清白对错时,已经失去客观性了。

  按照胡恒秋信上所言,如果满朝堂都是弹劾楚清的声音,那么楚清这次前去,根本不是自辩,是受审!

  试问,一人之口如何辩赢悠悠众口?

  屈原一生都在自辩,结局呢?

  楚清虽然认为自己无法同屈原相提并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

  胡恒秋让她做好准备,准备什么?她是能多长出几张嘴跟人家吵架、还是能招来一大群拥趸为自己助威?

  看看左手是胡恒秋的信,右手是小宝的信,真是:左手写他,右手写着爱,紧握的双手,模糊的悲哀。

  我的决定,会有怎样的伤害?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