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管仲的招,啥时候都好使_寒门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纺订单。

  棉布的价格几年间从最初平均三十两,经过几年间江南商人的冲击,已经降到十两左右,但是因为需求实在大,大家并不少赚。

  楚清今年干脆直接打压,窄幅纯素布只卖一两银子。

  楚清在收购棉花后的两个月内,就地销售一空。

  如今又进入冬月,人们该置办的冬衣已经置办的差不多了,老百姓手里也有了富裕钱,为了迎接新年,各地布庄的丝绸柜台也有了平头百姓的身影。

  百姓们纷纷从各地“宝清盛”分号购得每匹不足五两的江南丝绸,比历年平均六两的价格一下子低了小两成。

  京都的丝绸价高,每匹十两打底,“宝清盛”只卖八两多。

  虽薄利,却多销。

  江南的这批商人快要气死了,他们的棉花还没有作出多少布匹呢!

  比他们更气的,是沃斯国。

  楚清的商队今年一次都没去。

  如今隆冬时节,他们根本没有粮食!江南那些商队提供的粮食不多,根本不足以维持到年底。

  这下可好了,他们想组织军队打劫大宣,根本组织不起来,只有一些小部落来边境侵扰,还被驻军给防范在国门之外。

  无奈,各部落都派出代表,接触“宝兴盛”货栈,希望能像往年一样得到价格实惠的粮食。

  “宝清盛”以“存货不足”为由,只平价卖给和索特和维拉特两地、与往年相比不到一半的粮食,涂虎尔特却要以两倍的价格才可以买到。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雨水偏多,江南地区的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因此粮食收成并不好。

  沃斯想从江南商人那里得到粮食也很难,江南的粮食除了缴税并无富余。

  总算买到粮食,又说铁锅坏了要买铁锅。

  什么锅还能成批的一起坏掉?

  “宝清盛”的伙计告诉他们:我们没有铁锭,只能“以旧换新”,我们需要回收旧锅重新熔炼。

  小宝的美食街给手有余钱的百姓解馋的时候,沃斯国守着一堆棉籽欲哭无泪。

  “娘亲,干嘛卖给他们粮食?你忘记他们如何拿棉花要挟我们了?”小宝不满意卖粮食给他们,还是平价。

  楚清笑:“宝儿啊,娘亲这是感谢他们啊!”

  小宝:“感谢?”

  楚清:“是,不但感谢他们,也感谢江南的布商!”

  小宝:“感谢啥?”

  楚清:“感谢他们帮我完成身为密侦司副千户的职责!娘给你讲个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管仲的人,重金收购衡山国的铁器,搞活衡山国的制造业,于是衡山国的老百姓都不耕种了,投入到冶炼兵器的行业之中。

  等到时机一到,齐国封锁国门,不战而屈人之兵,活生生的把衡山国逼得举国投降齐国。

  原本娘亲没往这方面想,娘亲自己也不足以让沃斯国全都改种棉花。

  没想到江南这些商人为了棉花这么凶残,也没想到沃斯国跟衡山国一样的短视,简直是管仲贸易灭国的典型案例,娘就顺势而为了。”

  小宝:“那娘亲干脆像管仲一样饿死他们算了!”

  楚清:“小宝,那样两国就打起来了,他们还是骑兵,不划算哪,光脚的打穿鞋的,谁吃的亏比较大?

  娘亲给他们开个口子,让他们能买到粮食,但是吃不饱,而且涂虎尔特还需要高价购买,你说会怎样?”

  小宝:“娘亲这样区别对待,会让和索特和维拉特更靠近我们?”

  楚清:“嗯,希望能达到这个效果,打破沃斯国内的平衡关系,让他们内部乱一阵吧!”

  小宝:“那不是提醒他们明年自己种粮食吗?”

  楚清:“他们能不能等到明年还不知道呢,春种秋收,且等着吧,再说,他们就算种粮食,那点产量也不足为虑。”

  小宝:“可这样做咱们有什么好处呢?”

  楚清:“不知道,反正我赚到钱了,还不用受他们制约,然后搅和他们内乱,甭管能不能搅成,反正是搅了,算是对密侦司有个交代。”

  小宝:“我估计明年沃斯国会来大宣求援。”

  楚清点头:“但愿吧。”

  小宝突然问:“娘亲,你身上的职务,让你很烦吧?”

  楚清笑了:“宝儿啊,工作的目的是赚钱;赚钱呢,是为了做事业。”

  小宝:“那你想做什么事业呢?”

  楚清:“养你呀,我正在做呢!”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