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七零章 实无他法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转眼而至了。

  最可怕的还不是死,而是被杀死之后,自己的尸骨还很有可能成为饥饿的大西营士卒的果腹之物。

  所以,在张献忠有意无意地询问了李兴的行踪之后,罗汝才一回到自己的大营,就开始疑神疑鬼,坐立不安了。

  当天夜里,整个临洮城进入夜深人静之后,罗汝才秘密派人传来了吉珪、吴汝义、王允成、王克生四人。

  且说罗汝才将堂上所有亲兵都撵了出去以后,就着如豆的灯火,打量着几个心腹的面孔,叹口气,低声说道:

  “八大王今晚既然问起了李兴,再往后怕是难以瞒得下去了!今晚叫你们前来,就是要再说说是降是走的事情!不论如何,今夜必得定了下来!”

  罗汝才说完这话,现将目光锁定在了吉珪的脸上。

  吉珪这个人原来是延安府下面一个县衙的文吏,崇祯元年的时候,被西北的流贼队伍破了县城强行掳走,久而久之,渐渐从了乱贼,并且颇得罗汝才的信任,两三年下来竟也混成了曹营的谋士。

  吉珪这种县衙小吏出身的人,当初决心从贼,原也是有当个新朝从龙之臣的想法,只是自从流贼于山西大败之后,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知道改朝换代可没有那么容易。

  特别是在安定之败以后,真正见识到了官军新式火器的强大威力,曹操营数万义军,半日之内死的死降的降,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从此就开始倾向于归顺朝廷了。

  只是他也没想到,夺取了安定城的近卫军将帅们这么“不讲理”,给的条件这么苛刻!

  吉珪倒是有心再联络一下巩昌府的陕西总兵官王承恩,但却被罗汝才麾下的其他部将却直接拒绝。

  此时吉珪见罗汝才深夜相招,知道事情到了最后决定的时候,又见罗汝才第一个就询问自己的意见,当下略一想,说道:

  “将军!如今八大王既然见疑,此地即不可久留!以学生之见,为今之计,我等要么降了官军,从此吃粮吃饷,要么撤离临洮,继续一路往西!除此之外,学生实无他法!”

  吉珪四十来岁,身体又干又瘦,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说完了这话,看了看阴森不语的罗汝才,继续说道:

  “若是将军不满意王廷臣提出的条件,学生愿意亲往巩昌府(后世甘肃陇西市所在)一行,看看陕西总兵官王承恩能不能说下来更好的条件!

  “若是将军无意从此归顺朝廷,学生一样誓死追随将军西去!只是学生当年身为小吏之时,曾往河西湟中之地去过,彼处山高地贫,人烟稀少,兼且多非我等族类,若将军前往,择其一地存身或者可以,若要成就一番事业,从此怕是难上加难了!”

  说完了这话,吉珪冲着罗汝才躬身行礼,然后低头垂首抱拳不语。

  “大哥啊!要投陕军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