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六六章 饥寒交迫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则截然不同。

  他们那里是绝对性的缺粮,与西北地区道路条件,以及长途运输的困难,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甘南陇西地区之流贼与河西之木速蛮辖区内的饥荒,与崇祯二年冬季之后发生的叛乱,与整个崇祯三年持续一年的干旱与战争直接相关。

  当然也与大明朝官军从北面、东面与南面的严密封锁直接相关。

  从崇祯二年以来持续的战乱,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的汉人,大批量的逃亡流失,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的农田十有八九无人耕种,变成了荒地。

  没有什么人种地,自然就不可能有多少收成。

  再加上在持续了一年多的严重干旱天气里,西北地区更是首当其冲。

  唯有宁夏地区沿黄两岸的垦区,因为三边总督府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耗费了大量人力开挖出数条引黄水渠,才算是保住了大部分的农田没有绝收。

  至于其他的地区,不管是有条件的甘南陇西之地,还是本就干旱贫瘠的河西走廊,不管是高迎祥手下的流贼头子们,还是马进忠、米喇印、哈天喜等木速蛮世家头领们,都在忙着打仗争地盘,根本没在兴修水利垦荒种地上下过哪怕一丁点儿的功夫。

  结果,到了崇祯三年冬天的时候,当初酿下的恶果,很快就彻底显现了出来。

  至于马进忠、米喇印、哈天喜这类世居西北的木速蛮将领们,还好说一点,毕竟都是西北木速蛮的世家大族出身,祖辈经营河西多年,还算有些储备积存。

  而且,这些人麾下的木速蛮乱民们,也大多是以放羊为生,即便是甘州、肃州等地的粮食没有了多少储备,他们这些人也还可以靠着积存的羊群过活。

  但是,高迎祥手底下的各路流贼头子们,却没有这样的“幸运”。

  当初马进忠等木速蛮将领们聚众作乱的时候,早就已经将此地搜刮过多少遍了。

  等到马进忠、马光玉、马守应等人从陇西撤离的时候,更是把能够带走的东西全部都带走了。

  别说牛羊牲畜了,连能喘气的活人都没给他们留下多少。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之下,对于盘踞在兰州城内的高迎祥,及其麾下各路心腹将领还好一点,当初打下兰州的时候,兰州城内的肃王府里还有一定数量的粮食。

  然而,那些被高迎祥分别派了出去的将领们,比如前往河州和临洮驻守就食的左路副元帅刘希尧与右路副元帅张献忠各部人马,可就惨了。

  别说没有过冬的衣物了,就是过冬的粮食也基本上没有几颗。

  也因此,到了崇祯三年的寒冬腊月里,各路流贼盘踞的地区,从临洮到河州,再从河州到兰州,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人间地狱。

  十一月里,能够搜罗找到的粮食早就吃完了,而能够找到的牲畜也早被吃光了。

  到了十二月的时候,临洮城内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