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喜忧参半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告成之前,朱燮元的母亲病逝,朱燮元丁忧回籍,贵州巡抚换人。

  朱燮元的一些政策也受到朝中大臣的攻击,结果被废弃,朱燮元对已经平复地区少数民族头人的承诺,也随之无法兑现,云贵川等地土司,又出现不稳迹象。

  好在之前朝廷军队把当地土司杀得够狠,一些投降了的土司虽然蠢蠢欲动,但是没敢明目张胆再反。而接替朱燮元担任贵州巡抚兼平叛总指挥的张鹤鸣,在平叛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却一改剿灭的政策,开始主张招抚,于是奢崇明、安邦彦等已经造反多年的土司,因为实力大损,纷纷去掉伪号,接受招抚。就这样,西南的奢安之乱,暂时进入了相对平静的阶段。

  如今这个崇祯皇帝,自从来到这个时空以后,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京畿、辽东和西北,还没有来得及关注西南的形势。也因为之前西南相对平静,所以就有点儿天真地以为西南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也就没再过多干预。

  没想到的是,就在二月底,休养生息两年多的永宁土司奢崇明,再次联合水西土司安邦彦起兵进犯贵州,而一力主抚、毫无防备的张鹤鸣,自然是败得不能再败,不到一个月,整个黔西南地区,除了贵阳以外,全部被奢崇明、安邦彦的土司大军所占据,之前数年辛辛苦苦收回来的地方,也再一次丢失。军报传至京师,内阁和军机处的大臣们都是大惊失色。

  崇祯皇帝当然也很吃惊,原以为西南已经平定了,结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崇祯皇帝把军机处的几位大臣召集起来,研究对策,这几个军机大臣,当然是极力主张剿灭,彻底根除祸乱之源。

  对这个问题,不管原本历史上那位崇祯皇帝,还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都是完全赞成的。大明朝廷的军事重心北移之后,西南诸省的那些土司渐渐地便形同国中之国,若是对远在北京的大明朝廷有忠顺之心还好,若是没有忠顺之心,那些土司简直就是独立王国,不交税不说,土司的世袭传承,也不需要朝廷的承认,甚至自己的领地,也不让大明的官府通过,即便是明初时常有的进贡,到了现在也是完全没有,除了向朝廷要求赏赐之外,几乎跟大明朝廷没有一点关系。

  当然了,也有表现比较好的土司,比如说石柱宣慰司的马千乘、马祥麟父子,还有马千乘死后,接任石柱土司的秦良玉,不仅听调听宣,亲自率军到辽东征战,而且如今也奋战在平定奢安之乱的第一线。

  明末的时候,好多事情就是因为朝廷立场的变化无常而被败坏了,其中最有害的,就是对各地叛乱分子的招抚。

  历史上的三边总督杨鹤招抚陕北的流贼,结果总是接受封赏之后就马上再造反,成了流贼对付朝廷军队的一个套路。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