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一八章 鱼龙混杂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也不会提前调集了那么多人马,在官军西进追击木速蛮乱军的道路上设下埋伏了。

  不过,如今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整件事情的当事之人甘肃镇总兵官张嘉谟也好,三边团练副使毛羽健也好,都已经兵败身死了。

  同时,甘军兵败也带来了连锁反应,那就是兰州城的沦陷,以及城中官军和肃王府的覆没。

  然而尽管如此,之前发给三边总督府令其收编西北边地汉人团练武装的旨意,却也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因噎废食。

  毕竟收编当地汉人武装的事情,虽有风险,但是不做却也不行。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在战略上是没有问题的,问题仅仅在于如何具体操作。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崇祯皇帝所能做的,就是尽快传旨给高时明、胡一魁,让锦衣卫西镇抚司与李邦华以及三边总督府共享来自流贼队伍内部的情报。

  今后可以继续收编西北边地的汉人队伍,但是对于其中的头领和人马一定要严格把关、严加审查。

  至于如何严格把关严加审查,那就是锦衣卫和三边总督府新任团练副使的事情了。

  崇祯皇帝想到了这些之后,一道道旨意自然在十月中旬的时候,再一次被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手快马传往西北去了。

  崇祯皇帝、军机大臣以及军机处和兵部,都没有声张甘军兵败、兰州城陷以及宗室藩王肃王府灭于贼手的消息,但是到了十月中旬,这些消息还是传开了,就像是一颗颗巨石落入了朝廷这一池水中一样,在京师的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对崇祯皇帝的心思比较了解的人,当然都继续保持了沉默。

  而那些对崇祯皇帝的心思不了解的官员们,则纷纷尚书弹劾李邦华和袁崇焕,特别是要求罢免袁崇焕的声音空前地高涨了起来。

  而这些人,若是崇祯皇帝仔细对照的话,就会发现,正是当初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书给皇帝,请求朝廷起复袁崇焕,请求皇帝重用袁崇焕的同一批官员。

  只是当初领衔上书的那些清流大员,比如说钱龙锡、刘鸿训、张慎言等人,如今都已不在朝堂之上了。

  所以,这一次上书请求罢免的人虽然多,但是在朝野之间的影响却不是那么太大。

  不过,这些事情看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眼中,却也立刻就知道了一点,这个袁崇焕今后怕是只能做个孤臣了。

  因为到了现在,不管是他之前的巨大声望,还是他之前拥有的众多拥趸和群众基础,如今都不再存在了。

  甚至包括军机大臣李邦华,如今也随着西北的这个新的变局,其善战知兵的声望也受到了重挫。

  对于朝廷上下人人冲着袁崇焕喊打喊杀的局面,崇祯皇帝再一次保持沉默。

  对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来说,你们愿意弹劾谁就继续弹劾谁去吧,只不过你们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