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五一章 两副模样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守府的招垦令,有了已经前往分田分地的亲朋好友的消息,崇祯二年春以来,大量的山东、登莱饥民,成群结队地雇船北上。

  尽管崇祯三年的春夏之交的时候,大明朝的北方省份干旱依旧,然而没有了这些饥民做干柴,即便是有了一把烈火,也点不起遍地烽烟来。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山西,随着锦衣卫在山西大肆抓捕通敌叛国的汉奸商人,这些巨商豪族所拥有的大量土地,落入到了朝廷的手中。

  或者可以更准确地说,这些被锦衣卫从十四家巨商豪族手中抄没的总数多达十万顷以上的土地,最终其实是落入到了皇帝的手中。

  其中就包括蒲州张家(即张四维家族)、沈家(即张四维的姐夫所在家族,与张家、王家世代通婚)控制的盐湖,以及蒲州王家(即王崇古家族)所拥有的土地。

  如今这些被抄没之后落入皇帝之后的盐田和农田,都让皇帝一道旨意,交给了史可法,让他以超低的价格,几乎是半卖半送的价格,出售给了无地少地的百姓。

  史可法将其中大部分出售给了原本租种这些土地的佃农,小部分以今后纳粮冲抵的方式,分给了因为北方战乱而逃亡此地的流民。

  还有大量被锦衣卫抄没的房产、商铺,也都按照皇帝的旨意,被接手的宝和公司,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了当地愿意接手的商民百姓。

  崇祯皇帝让锦衣卫在山西搞的这种杀富济贫式的财富再分配,大大地缓解了山西原本暗流涌动的民情。

  再加上,宣大之战结束以后,宣大总督杨鹤、巡抚范复粹等人,首当其冲地选择了在山西、陕西招募流民,北上大同、宣府、归化、集宁等地安置,使得原本因为北方战乱而大量南下的流民,开始重新回到北方,重新登记编户,接受宣大总督府的安置。

  等他们再回去的时候,原本的人多地少的情形,已经完全改变,变成了地旷人稀的地方。

  那些口袋里还有钱的难民,则按照宣大总督府的布告,直接以超低的价格,甚至是象征性的价格购买上好的田地。

  而那些身无分文彻彻底底的饥民流民,则按照宣大总督府的布告,要么以提供定期的劳役换取宣大的土地,要么与宣大总督府签订契约,以较高的地租,无偿得到宣大的土地。

  再或者,就是安全听任宣大总督府的安排,从杀虎口、得胜口两地出关,分别前往武川镇守府和集宁堡一带,完全无偿地分配土地。

  原本历史上崇祯三年山东山西再次爆发的各种民乱,就这样,被消弭于无形之中了。

  崇祯三年的六月,从北直隶,到山东,到山西,虽然自开春以来一场雨都没有,仍旧是异常的干旱,但是大明朝北方这几个最重要的地方,却是一片忙碌而又平静的景象。

  城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