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四三章 烧钱买卖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问他对海战的看法,张可大说:

  “臣闻当年朝鲜平倭之战,我朝大军水陆并进,大小百余战,前后耗时数年,耗饷千万,然而到最后,实决胜于海上!

  “时倭寇渡海来攻,钱粮兵马源源不断,所仰仗者,海上倭船也!自其海上战败,倭船全军覆没,其陆上兵马遂无以为继,后乃有我大军朝鲜平倭之大捷!

  “臣奉旨守登莱,以水师策应辽海,常思当年海战之胜因,久之遂有一得之愚。

  “盖我朝水师福船高大如城,动行全仗风势,驱之非靠人力,而倭船自来矮小如我小苍船,且以桨手多故,所载兵力不足,故每战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所过皆碎,可知当年我朝水师之胜,实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也!

  “故而以臣之见,海战无他窍门,不过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快船胜慢船,以快铳胜慢铳,更兼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者也!

  “我大明海军之水师,若能以数十艘大舰,配千百门巨炮,从此自可横行海上,再扬国威于万里波涛!”

  正是听了张可大的这番话,崇祯皇帝在召见张可大之后,就下定了决心,当张可大出任海军都督府的首任左都督。

  对于海军的打造,崇祯皇帝本来还有着很多的话要说,还有很多的思路要跟张可大谈谈,但是听了他的这番话以后,突然发觉自己想说的那些话,与之相比,竟然全都是泛泛之言,隔靴搔痒而未深入实质。

  以大胜小,以快胜慢,以多胜寡,这个道理,不管是搁在陆战上,还是搁在海战上,都是千古不变的胜战至理。

  这个道理,不光是张可大知道,戚继光、俞大猷、卢镗、汤克宽等等嘉靖以来的那一批名将,谁不知道?!

  那么,原本历史上的大明朝为什么不搞一支强大的海军呢?!

  搞一支强大的海军,从辽海登陆,从朝鲜登陆,更甚者绕过朝鲜,从图们江口登陆,岂不比从全国各地调集十数万以至数十万大军,走山海关北上攻打后金国,更加有效?!

  如果说当时的崇祯皇帝没有这个意识,那么当年打过万历朝鲜平倭之战的那些老臣老帅们也意识不到?

  万历末年的时候或许是轻视女真,没料到他们那么难打。

  但是到崇祯年间没有这个意识,或者不敢想这个战略,却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朝廷没有钱。

  而海军或者说能战的水师,绝对是烧钱的买卖。

  当初沈廷扬带着一批人马,跟着荷兰传教士范德烈下南洋,前往巴达维亚商购海船,之所以同意以十万两白银的价格,购买一艘已经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服役超过二十年的退役夹板船加利恩号,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远洋夹板船值得这个价。

  原本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会以这个价格购买一艘外国人的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