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三零章 各怀心思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旗议政会议的旨意。

  如果不是得到了三贝勒莽古尔泰与大汗黄台吉在撤回辽东的途中发生过冲突的消息,济尔哈朗对于这个旨意,肯定是要心生忐忑的。

  但是当他知道了三贝勒莽古尔泰与大汗公开反目,而且率军归来却又过城而不入的消息之后,他放心了。

  自己虽然在这次守御后方的战事之中有所疏失,但是与三贝勒莽古尔的公开反目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过错了。

  而且大汗黄台吉亲率十余万女真和蒙古部落大军出征,最终不仅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战果,而且从征的四旗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与这个大败相比,自己在鸭绿江防线上守住了镇江堡,挡住了东江镇的主力,反倒是难能可贵了。

  因此,在接到了沈阳来的汗王旨意之后,济尔哈朗放下心事,带着一支护军摆牙喇,就往沈阳城赶去。

  与他几乎同时赶往大金国都城沈阳去的旗主,还有镇守辽南方向的正白旗旗主多尔衮。

  此时年方十八岁的多尔衮,已任正白旗旗主多年,久居高位之上所形成的那种威严,加上其与生俱来的英睿气质,常常让其左右侍从的正白旗大臣们,忘掉了他的真实年龄。

  在黄台吉大败而归的消息传来之前,多尔衮与济尔哈朗的心境颇为相似。

  登莱镇和旅顺镇守府的明军水陆并进,突袭攻占复州城,使得大金国的辽南防线顿时后退了百余里。

  虽然复州城的丢失,不是他多尔衮的责任,但是整个辽南防线的统帅却是他,若是黄台吉非要借着这个机会找他的麻烦治他的罪,他也的确是百口莫辩。

  当初阿济格死在朝鲜,黄台吉联合了包括他多尔衮在内的其他旗主贝勒,借着这个机会开扳倒了二贝勒阿敏,这个事情可是令多尔印象十分深刻。

  初闻弟弟多铎兵败身死的消息,多尔衮勃然大怒,率领正白旗大军南下复州,会合了镶白旗的军队之后,以两白旗四十个牛录的大军,不惜死伤猛攻复州城数日而不下。

  紧接着为了调动复州城的明军出战,多尔衮又令镶白旗的军队在镶白旗总管大臣伊尔登、协管大臣萨穆什喀以及固山额真图尔格等人的率领下,一路往南猛攻金州城,然后多尔衮亲领正白旗一路兵马,埋伏在复州城南下的路上。

  但是多尔衮在冰天雪地之中埋伏了将近一个月,也没有等到了复州城内的明军出城南下,为金州城解围。

  反倒是率军强攻金州城的镶白旗军队,在顿兵坚城围困金州一个多月以后,辽东半岛上的天气转入严寒,伊尔登、图尔格等人率军久在外,粮草渐渐无以为继,最后只得撤军。

  到了后来,朝鲜方向的明军越过鸭绿江攻入大金国腹地的消息继接二连三地传来,多尔衮立刻全线收缩,将两白旗的军队全部撤回到了复州城以北。

  同时,他也按照代善的命令,仍以正白旗守盖州海州一线,只以镶白旗军队驻扎在复州城北的五十里寨、熊岳城一带,防范辽南的明军再突然北上大金国腹地。

  就这样,大金国的辽南防线,比鸭绿江防线更早遭受攻击,也更早地陷入了对峙的阶段。

  如今时间又过去了俩月,距离多铎兵败身死已经过去了百天,多尔衮的丧弟之痛也逐渐淡化消散开去,原本不计利害得失也要为弟弟报仇的想法,也随之湮灭不见了。

  每天里所想的,就只是如何在眼前的这个情况之下,保住自己在两白旗中的地位与实力。

  正白旗不用说了,那是当年老奴在世的时候就封给多尔衮执掌的,如今更是多尔衮的禁脔。

  至于镶白旗中,如今那个唯自己马首是瞻的亲弟弟多铎死了,今后会落入谁的手中?

  原本历史上,多铎是在满清入关之后不久病死的,当时的多铎已经有了几个儿子,长子多尼也已经到了可以继承其爵位的年龄。

  但是这一世,如今年方十五的多铎,还没有儿子,死了之后,其镶白旗注定要落入别人的手中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镶白旗在有了新的旗主之后,仍然能够如同过去一样听命于自己呢?

  这个问题,是如今多尔衮最在乎的问题了。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