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六三章 不分首从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乃名臣之后也,必不至于明知范氏等人通敌事虏而交结此等贱类!

  “且蒲州张氏、王氏,皆朝廷名臣之后,张四维曾经官任首辅,多得神庙赞誉,王崇古子孙数代显宦,其孙王之采在任三边总督之时也曾多有功劳,此时论罪减等,亦可顾全前朝重臣声名令誉,彰显陛下优待朝廷历代功臣之意!”

  说到这里,刘宗周郑重其事地撩袍跪地,叩首之后,说道:“臣此举非为袒护张氏、王氏,实为大明千秋万世计!臣请陛下酌情优待前朝名臣之后!”

  刘宗周说完了这话,建极殿中的文臣队伍之中,呼呼啦啦地跪下了十来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臣等附议!请陛下优待名臣之后!”

  到了这个时候,崇祯皇帝见状,叹口气说道:“张四维与王崇古子孙之议罪,可悉从三法司之结论。”

  崇祯皇帝这话说完,刘宗周等人当即叩首,高呼万岁。

  等他们起身再入列,崇祯皇帝借着说道:“既然卿等之中,有人对范氏以外之晋商以通虏事敌定罪有异,那么以朕看,不若重定一新罪!”

  崇祯皇帝此言一出,建极殿中人都是侧耳细听,连带着对这次三法司的审理还算比较认可的内阁首辅李国镨、阁臣徐光启,也抬眼看了看皇帝,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众大臣疑惑间,只听崇祯皇帝继续说道:“朕以为,似晋商范氏这等败类,身为汉人却勾结异族、谋危华夏,从今而后皆可定为汉奸。其勾结异族、谋危华夏之罪,即可定为汉奸罪。

  “大明律有言,谋危社稷谓之谋反,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而汉奸之为罪,尤重于谋反大逆!

  “大明境内非汉人者勾结异族谋危华夏,从今而后,皆定通敌叛国之罪,视同谋反,但共谋者,不分首从,同处凌迟!

  “凡定汉奸罪及通敌叛国罪者,不待秋审勾决,皆旨下立行!”

  崇祯皇帝这话说完,建极殿中一片肃静,静的仿佛所有人都能听见自己的呼气吸气之声。

  皇帝在谋反这个历朝历代都是最大罪行的罪名之上,相当于连着定下了两个比谋反还严重的罪行。

  这是他们这些人完全没有料到的。

  不过人人听了两个罪名,也都知道其中包含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大明朝的汉人百姓勾结异族谋危华夏,则是汉奸罪。

  非汉族的大明百姓勾结异族谋危华夏,则是通敌叛国罪。

  而不论是汉奸罪还是通敌叛国罪,论罪的等级都要重于谋反和大逆。

  这说明,眼前这个崇祯皇帝将华夏民族的地位和利益,看得要比大明朝的社稷还要更加重要。

  与此同时,这也就相当于将大明朝的前途命运,与华夏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说明老朱家的大明朝是以维护华夏民族的最高利益为己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