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三零章 正旦大朝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朝廷命官这一点,就与高迎祥、马守应、罗汝才、张献忠这些人不一样。

  往大了说,马进忠这些人,之前都是所在地方的上层人物,基本上都是大地主、大商人出身,算得上是明末社会的既得利益阶层。

  而高迎祥及其麾下的左膀右臂,以及罗汝才、张献忠这些人,多数都是逃兵和山贼出身,都是社会最底层,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属于流氓无产者的阶层。

  这两个阶层,原本是天生的对立面。

  到了这个时候,朝廷这边围剿的军队一旦把它们逼急了,他们就会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朝廷。

  而若是朝廷这边稍微缓一缓,不急着进剿,那么他们自己就会很快内斗起来,不可能真正做到一条心。

  既然如此,那么何不让他们自己先斗上一番呢?

  有张献忠这样的大杀星在,崇祯皇帝根本不愁他们斗不起来。

  就在西北甘肃和宁夏的南部陷入一片大乱的同时,大明朝的京师一片热闹欢腾的气氛。

  紫禁城中的正旦大朝会,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也终于到了登场亮相的时候了。

  正旦者,岁事之始。

  也即正月初一,就是大年初一头一天。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大朝会,在京的具有一定品级的文武官员,以及外国使节、皇亲国戚、勋贵武臣,都要在这一天一大早,入宫朝见皇帝,叩行大礼,一边向皇帝这个大家长行礼问安,表示忠诚和敬意,一边恭贺天下安康、四海咸服。

  与此同时,皇帝本人也要率领在京在朝的文武大臣,前去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社稷以及列祖列宗,向他们禀报过去一年的得失,乞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等等。

  此外,一些有想法的皇帝和大臣,也会借着这个天下瞩目的时机,公布一些事关重大的大政方针什么的。

  不过今年的这一次正旦大朝会,准备的时间太过仓促了一点,崇祯皇帝心中构思的许多大政方针,也还没有来得及与朝中重臣沟通好,所以并没有选在在这个时候公布。

  也因此,崇祯三年的正旦大朝会,就又暂时回到了原先的轨道上。

  崇祯三年正月初一的寅时左右,天还黑着,紫禁城四面八方的大街小巷之上,就出现了各种或骑马或坐轿或乘车的官员。

  他们在自家仆人打着灯笼陪同伺候之下,顶着严寒,往紫禁城的大明门方向赶去。

  崇祯皇帝早就将日常早朝的时间挪后了一个时辰,一个月中也只有朔日和望日举办两次朝会,而且还不是所有在京的朝官都参加。

  然而皇帝越是如此,如今在京的朝官们,对于朝会的积极性反倒是更高了不少。

  这一次,钦定辰时举行大典,在京的各部、院、寺、府、监四品以上官员,未及卯时,即已全数到位,列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