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二一章 军警分离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与三边民乱的问题,一定不会心慈手软。

  不过在派人赶往西北传旨让袁崇焕戴罪留任处理善后的同时,崇祯皇帝也顺便给陕西巡抚洪承畴、延绥巡抚孙传庭各传了一道密旨,给他们画下了一条底线。

  那就是,让他们集中重兵,严防死守黄河和潼关一线,绝不允许已经窜回陕北的流贼,以及洮岷、固原等地的回乱,通过陕西境内波及蔓延到中原腹地。

  等到崇祯皇帝给陕西三边地区的军政事务,快刀斩乱麻似地迅速定下了一个基调之后,时间已经进入了十二月的最后几天。

  不管是紫禁城中,还是京师内外,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来自塞北草原上的寒风,再怎么冰冷刺骨,也吹灭不了老百姓们过年的热情。

  十月底京师里出现的那一场对于北虏入侵的恐慌,就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往里辛苦做工的,到了这个时候也都放下了手中的伙计,收拾着准备过年了。

  国子监里的学子们,也早就放了假,在京居住的则早回了家,整日吃喝玩乐去了,家不在京师的,则雇了车马,紧赶慢赶地赶回自己的老家。

  京师内外的老百姓们,也都忙着赶庙会,备年货,挑选着一件件据说来自海外番邦的各种新鲜玩意儿。

  大街小巷中到处都是一片热气腾腾、红红火火。

  “自从万岁爷开海以来,这京师市面上的新鲜玩意儿,可是越来越多了啊!阎老大,您老看这副西洋镜可还入眼?大过年的哥哥也回不了家,哥几个凑了点小钱儿,给哥哥添置一个物件,免得过几日得了假,嫂子倒不让进家门了!”

  一个满脸胡子的中年汉子说完了这话,他身后的一帮人都是凑了上来,一边打量着店家摆放在店铺门前的大镜子,一边嘻嘻哈哈地笑着打趣。

  说话的这汉子,人称董大,是兵马司的一个副指挥。

  而他口中的阎老大,则正是阎应元。

  每年到了这个年关将近的时候,京师各大衙门口都要封印休沐,但是唯独一个衙门,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却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节。

  这个衙门就是京师的五城兵马指挥司,更多的时候简称为五城兵马司。

  腊月二十三的这一天下午,身为南城兵马司指挥的武状元阎应元,身着便装,在几个副指挥的陪同之下,微服私访式地巡视着自己负责的这一大片街区。

  阎应元在去考武进士之前,本就是通州县衙里的捕快班头出身,而且这也是家传的职位和手艺,所以,自来对于京师地界上的三教九流各类人物熟悉无比。

  阎应员考中武状元之后,又在讲武堂里受训了三个月,然后就一步登天,来到了皇帝陛下的身边,担任御前侍从武官。

  对于阎应元这个出身于世代吏员之家的县衙捕头来说,这一连番的经历,简直是不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