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二二章 八旗粮饷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生在大凌河城里的事情,同样也发生在锦州以北二百多里外的广宁城中。

  只不过当时明军撤离的比较仓促,没有广宁城中的各种驻防设施进行大面积的破坏,所以昂阿拉倒是省了不少事。

  不过二十个牛录,六千旗丁以及披甲旗丁们随军的包衣奴才们,加在一起将近万人,吃喝住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建虏八旗制度在明末的时候,自有其优越性,成年的旗丁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也就是平时养兵于民,战时全民皆兵。

  从根源上来说,其实学的还是明朝的卫所制度。

  但是因为建虏成年青壮丁口比较少,所以搞了全面皆兵,也就是到了战时,八旗之下每家每户都要抽丁为兵。

  这些人平时打完了仗回到了家,就是八旗之下的老百姓,没有固定发给的军饷,也没有固定发给的钱粮。

  所以,这么一来,相当于是给黄台吉省下了大量的粮饷。

  但是到了打仗的时候则不同,一开始是八旗自行保障,各旗自带武器粮草,战场上的缴获,也是归属于各个旗下。

  不管是粮饷武器人口牲畜,哪个旗缴获的,就归哪个旗自己支配。

  到了奴儿哈赤的后期,征战的范围广了,打下的地盘大了,利益分配上就有了变化。

  八旗之上有了公库,也就是后金国的国库,缴获的钱粮物资,开始需要上缴给公库一部分了。

  这个制度到了黄台吉的时候,随着后金国内集权的出现,也开始越来越严格,缴获上缴公库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与此相应的是,建虏的战时供应,也由原来的八旗自理,开始逐步往公库统一调配供应的方向转变了。

  毕竟黄台吉之外的其他旗主们,也都不是傻子。

  若是打仗的时候八旗自理粮饷,有了缴获了,再按照你黄台吉定的份额上缴,什么好处都让你占了,我们还打个什么仗啊!

  所以,很快就形成了这样的制度,平时不打仗的时候,除了各旗的护军,也就是所谓的摆牙喇兵以外,八旗的旗丁们都解散回家,耕种也好,放牧也好,渔猎也好,都是老百姓,是没有各旗发放下来的钱粮的。

  到了外出打仗的时候,除了各旗自备一部分粮草之外,其他的大头就都由公库支应。

  这个制度本身是合情合理的,不仅符合八旗旗主们的利益,而且也符合黄台吉加强集权的需要,所以很快就推行开了。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到了昂阿拉带着正蓝旗的二十个牛录进驻广宁城,而德格类带着正蓝旗的另外二十个牛录进驻大凌河城,需要大量粮草供应的时候,莽古尔泰不干了。

  七月初八上午,蓟辽督师鹿善继写给黄台吉的回信,被德格类派人快马送回了沈阳城。

  鹿善继写给黄台吉的回信,当然是按照内臣郑之惠带来的皇帝的旨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