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一二章 立碑定约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的领土问题解决了之后,姜曰广等人与朝鲜君臣之间的关系,立刻就恢复到了上一次出使朝鲜之时的水平,彼此双方仿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都忘掉了此前发生的种种不快,相互敬重亲热的就像是一家人一样了。

  由于此时不是风期,陆路到了鸭绿江以西或者是辽东半岛之上仍然不通,所以姜曰广等人最好的选择还是在汉城等候风期的到来。

  与此同时,朝鲜国王李倧也派出尹暄担任使者,去与东江镇右路总兵府接洽,从大同江口往北,沿着平安道咸镜道与朝鲜黄海道、江原道之间的边线,划界立碑,正式确定大明与朝鲜之间的新边界。

  而在李信的提议之下,朝鲜君臣也对朝鲜国现下的州府进行了重新的划分,看起来虽然损失了北方两道之地,但是朝鲜国却也由原来的八道之地,一变而成了十二道之地,十二这个数字听起来又似乎颇合天道,因此很快就被朝鲜君臣所接受。

  这个时代的朝鲜老百姓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谁会吃饱了没事去关心王室和朝廷的大事。

  而且这种事情也不是普通的小老百姓所能够知道的,朝鲜国主李倧同意了,议政府和六曹等衙门的长官同意了,这个事情也就算是定下了。

  所谓的十二道之地很简单,就是把朝鲜现有的六道之地重新划分了一番罢了,比如汉城所在的京畿道,分为京畿南道、京畿北道,附近的黄海道一变而为以黄州为主的黄海西道和以海州为主的黄海东道,其他诸如全罗南道、全罗北道什么的,也都随之出现。

  就这样,失去了北方二道之地之后,朝鲜的最大行政区划“道”,不仅没有少,而且比照从前还增加了四道。

  明白人当然知道这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但是老百姓却不管这么多,一时之间仿佛觉得朝鲜重回大明怀抱之后,似乎一变而为大国强国了。

  普通的朝鲜官员自然也是乐见其成,因为六道变为十二道,说明朝鲜地方的高官几乎是翻了一番,貌似人人都有了升官的机会。

  至于此时尚在后金国的都城沈阳当人质的王弟绫丰君李觉的死活,则没人去理会了。

  朝鲜人的表现,倒是令李信等人摇头不已。

  姜曰广等人的公事完毕,自然也没有闲着,姜曰广虽然是不会探花出身,但却也曾经是翰林院里的庶吉士,说起来自然也算是翰林出身了,此时又是大明朝出使朝鲜的正使,到了汉城,公事办完,就是想闲着也不可能。

  朝鲜新任的左议政金尚容、新任的右议政李廷龟,新任礼曹判书吴达济,以及弘文馆大学士兼成均馆大司成,一再邀请姜曰广等人到弘文馆、成均馆以及汉城附近的一些私立的书院比如陶山书院之中,给朝鲜士林官员和士子讲学。

  姜曰广和张溥作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