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零一章 刘氏兄弟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骑墙派领袖尹昉当领议政,这才把朝鲜的小朝廷暂时稳定了下来。

  但是,朝鲜内部从天启七年建虏后金国征服朝鲜过程中出现的亲明派与降虏派的激烈斗争,始终没有停息过。

  尹暄在黄海道上了岸,带着一些心腹侍从,紧赶慢赶地奔往黄州城而去。

  与此同时,姜曰广一行人继续沿着大同江逆流而上,结果没有走多远,就遇上了东江镇右路总兵府前来迎接的船队。

  带领这支内河船队的将领,正是平壤伯刘兴祚的弟弟刘兴贤。

  刘兴祚的复州军反正归明之后,全都剪掉了丑陋的金钱鼠尾,一开始都是光头的“和尚兵”,现在半年过了,头发虽然长出来了,但是还是与正常的大明官军有所不同,带上如今明军统一制式的圆顶宽檐铁皮盔,与其他边镇明军无异,但是摘掉了头盔,露出头上的短发,却依然给人一种异类的观感。

  正是这些此前光头、如今短发示人的东江镇右路兵,既让大同江两岸的朝鲜人切齿痛恨,同时又让他们闻风丧胆。

  东江镇在战后整编的过程中,刘兴祚以平壤伯的身份担任东江镇右路总兵,他的几个弟弟也都在东江镇右路总兵府担任各级将领职务。

  其中刘兴治被任命为东江镇右路副总兵,然而就在两三个月之前,刘兴治又被崇祯皇帝钦命征调入京,去担任了京营之中三千营的副总兵,而接替他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刘兴祚、刘兴治的弟弟刘兴贤。

  刘兴祚兄弟在崇祯元年九月反正归明之后,如今成了那场战事之后最大的赢家之一,如果不计算那些在战争之中损失的复州军兵力的话,刘氏兄弟甚至可以说是那场战事之后在朝鲜半岛上得利最大的一支力量了。

  崇祯皇帝在战后特意表现出来的对刘氏兄弟的重视和恩遇,让他们大为放心,而将刘氏兄弟及其麾下安排在平壤城以及周边地区,同样也他们以及他们麾下的复州兵们非常满意。

  与如今东江镇整编之后的前其他四路相比,右路不仅远离辽东的建虏,相对更加安全,而且大同江两岸的土地也比其他四路的防区更为肥沃和易于耕种。

  因为这片地区,此前就是朝鲜国内开发较早的地区,大多数都是平原熟地,不需要筚路蓝缕、大事垦荒即可坐享其成,只要把这块土地上原本已经不多的朝鲜人全数杀掉或者赶走即可。

  而刘兴祚、刘兴治这些人的手下,早在跟着建虏打朝鲜的时候,就已经杀过不少棒子了,知道棒子的虚实,此时更是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之前,征服朝鲜的过程中,跟着建虏军队打头阵的复州军,烧杀抢掠而来的东西大部分是要上交给建虏的,根本得不到多少战利品,而此时不同,不管是圈占的土地也好,抢来的钱粮也好,全都是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