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零章 过河过河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完这话,张献忠自是不管不顾地继续往前,打马往河对岸冲去。

  河水最深处也是刚到马肚子,所以这些人一路奔来,也没带什么粮草辎重,过起河来,速度并不算慢。

  高迎祥正待派人去传令贺一龙、蔺养成撤回来赶紧过河,就看见远处又是大队人马奔来,一马当先的正是体貌特征十分明显的老回回马守应。

  只是此时的马守应狼狈至极,平日里打理得干干净净的脸上和络腮胡子上,全都是血。

  马守应一边奔来,一边喊着:“高闯王,东边是去不得了!兄弟还是跟你一处,过河往西吧!”

  说完这话,也不多言,直接打马跃进河滩,涉水过河,往对岸去了。

  高迎祥再往后看,远远地就看见了自家闯营的贺一龙部和蔺养成部也夹杂在回回营中一同本来,当下再不迟疑,立刻打马过河。

  这些头领人物有马当然好说,不管是跑路,还是过河,都要比别人快得多,而那些没有马匹可以骑乘的小喽啰们就惨了。

  相当一部分人在从东门绕道南门,再跑到西门的途中就被一路衔尾追击的明军骑兵贺时雨部、杜文焕部所追上斩杀。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撒开双腿,跑到了汾水东岸,然后被随后追击而来的明军骑兵射死在河滩上、河道中。

  除此之外,更多的则是沿途跪倒在地上弃械投降。

  对于从陕西一路踏冰过河来到山西的积年老贼来说,他们宁死也不敢投降,但是对于在山西招募或者裹挟而来的青壮贼军来说,他们虽然听说过官军对付流贼俘虏的手段,但毕竟没有亲历过,心中还是存有幻想。

  贺时雨、杜文焕、贺国贤等人,带着麾下骑兵追到了汾水东岸,也不敢过河追击,只是沿着东岸来回奔驰,在东岸的河滩上纵横来去,肆意杀戮着陷入河滩之上的流贼乱民。

  直到孙传庭随后不久带着另一部五百余人的骑兵到来。

  贺时雨见孙传庭到来,连忙策马来到汾水东岸的高地之上,对孙传庭说道:“孙抚院,乱贼已经丧胆,我们要不要率军过河乘胜追击?”

  论年龄,孙传庭比贺时雨要小上十来岁,但是论心智计谋,贺时雨自认不是眼前这位年轻巡抚的对手。

  所以自打孙传庭上任以来,贺时雨很快就甘心拜服在孙传庭之下,对这位年轻巡抚是言听计从。

  孙传庭到任之后,很快利用校阅延绥镇军的机会,提拔了一批并非榆林卫将门世家出身的边军悍卒为将,杜文焕、刘弘烈、陶希谦等等一批普通军户出身的底层旗总、百总一步登天,成为巡抚身边得用的新贵将佐,编选出了一支人数虽然不多,但却精锐异常的抚标中军。

  再加上朝廷派来的延绥镇监军御史马懋才也不是个善茬子,所以贵为延绥镇总兵官的贺时雨也不得不小心伺候这两尊大神。

  而对于眼前的这位年轻巡抚,贺时雨尤为尊重。

  听了贺时雨的询问,孙传庭略一沉吟,当即说道:“不必追了!此时是贼军半渡,而我衔尾击之。若我军渡河,则贼军可待我半渡而击我,若如此,则强弱之势易矣。

  “传令各部,从贼乱民,降者免死!”

  贺时雨听了这话,也不问原因,回头即大声对身边亲卫说道:“传孙大人命令,从贼乱民降者免死!”

  很快,降者免死的命令就传遍了汾水东岸,一时之间,仍然陷在汾水东岸的流贼乱民降者无数。

  孙传庭之所以没有下令追击,一来固然是有穷寇莫追的道理,二来也是对当前已经取得的战果颇为满意了。

  就在两个时辰之前,孙传庭当时已经认为这次围剿恐怕要师出不利了,直到听闻贺时雨在东门外杀了回马枪,止住颓势,等到杜文焕援兵一道,扭转了战局,才长长地送了一口气。

  此时此刻,惊险万状地取得了晋地剿匪第一捷,心中已经是十分满意了。

  孙传庭驻马于静乐城的西门外,远望着汾水西岸山中仓皇东顾的流贼,心中踌躇满志。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