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五章 物归原主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面却也给徐光启招了不少朝臣的骂。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说出宫就出宫,说离京就离京,各种礼仪制度不知道被打破了多少条,朝臣之中死守着陈规陋习不放的那些人不敢公开指责皇帝,只好纷纷上书指桑骂槐,弹劾内阁阁臣兼礼部尚书徐光启,有说他身为礼部尚书却任由皇帝乱来不作为的,也有说他以西洋夷俗乱中国规矩的,等等。

  当然了,朝臣对徐光启的批评也不是全无道理,若是别的传统儒家出身的进士在当这个礼部尚书,那么崇祯皇帝的很多做法,是肯定要受到限制,遭到反对的,反正肯定是不会让皇帝如今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些朝臣的批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徐光启本身是信了天主教的,对传统儒家的繁文缛节也的确是不以为然,并没有太当回事儿,所以对皇帝一些删繁就简的做法是很赞成的。

  然而,尽管如此,徐光启对于朝鲜国使节的到来,还是很重视的,知道这个事情牵扯到大明朝廷的形象,马虎不得,所以才说出了前面那番话。

  但是,崇祯皇帝对毛文龙、刘兴祚雷厉风行的残酷做法,却是完全支持的,若不是因为自己作为皇帝实在不宜公开表示赞赏,他倒是很想把这两人召回京师,好好褒奖一番。

  因为不管是后世的金家王朝,还是泡菜棒子思密达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后世的自己对他们无可奈何,而这一世定然不会放过他们。

  只是如今建虏未灭,流贼又起,时机不对罢了,而且朝鲜也是一个人口数百万的“大国”,真把他们逼急了,他们真心实意投靠建虏,然后与建虏南北夹攻东江镇,那么东江镇乃至登莱镇,恐怕都会从此永无宁日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也不管徐光启说了什么,径直说道:“朕身为天子,说出去的话又岂能不算数。此前朝廷明发圣旨,将朝鲜北部所谓咸镜道与平安道一应土地交给东江镇管辖,许其跑马圈地、奖励士卒。这一条绝对没有更改的余地。

  “安东侯、平壤伯以下虽然行为上略微有些操切,但总的来说,却是奉旨而行。若是因为朝鲜国主的一道国书,朝廷就轻易处理功臣良将,未免过于儿戏。至于因此而问罪毛文龙和刘兴祚的事,卿等以后就不要再提了。”

  原本还想站出来提提这个事情的李国鐠一听皇帝是这个态度,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选择保持沉默了。

  但是他的小动作却没有瞒过皇帝,而崇祯皇帝此时也知道他想说什么,不过就是东虏未灭,不宜再树一敌国这套说辞。

  因此,崇祯皇帝不等他们开口,就接着说道:“朝鲜北部两道数州之地,汉唐之时皆为中土,如今不过是物归原主、完璧归赵,重归我华夏版图而已。”

  崇祯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