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零章 一喜一怒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就下令试制,并且对御用四轮马车的形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如今的御用四轮马车,再也不是过去皇帝专用辂车那么庞大笨重的样子了。

  这一次的讲武堂毕业典礼,崇祯皇帝之所以能够当天上午卯时出宫前往通州,而当天下午申时返回宫中,就是因为有了新型的御用四轮马车。

  几辆新型的四轮马车,几百个拱卫司和殿前司的御前侍卫,再加上前后各一千装备了崇祯一式前装燧发滑膛火枪的神机营将士,如今的崇祯皇帝随时都可以在京畿周边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当然了,如今的四轮马车虽然小巧轻便、转向灵活了许多,但是因为减震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好,而且也没有后世的橡胶轮胎,所以一来一回的路途颠簸,相对长途一点的履行,仍然会让人感到非常的疲惫。

  但是对比过去,如今皇帝往返于通州和京师之间,至少可以当天去当天回了,同时也不会给京师和通州的街市造成多大的影响,而这也是内阁和军机大臣们同意皇帝再一次往返通州讲武堂的一个原因。

  崇祯元年进入十月以来,大明京师内外,令崇祯皇帝感到高兴的事情还有不少,比如说京畿之地屯田第一年的大丰收,比如增筑了八座棱堡的辽西义州城的修造成功,再比如马懋才在延安甘泉峪屯田的大获成功,以及延川河两岸某处石油自流井的发现等等,都让如今的崇祯皇帝感到由衷的喜悦。

  早在班固撰写《汉书》的时代,陕北延长一带的河谷地区就已经发现了石油。

  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说,上郡高奴有洧水,可燃。而汉书中所谓的上郡高奴县,就是后来的延安。

  不管西汉,还是东汉,当时都没有人工开采条件,因此这个所谓的“洧水”完全是浅表性油田在地表压力之下自流出来的原油。

  这个所谓的“洧水”一直被西北地区的百姓所自发地利用,直到北宋的时候,被科学家沈括命名为“石油”。

  沈括对石油的命名,也是汉语中“石油”一词的起源。

  杭州人沈括在陕西为官期间,曾经沿着延川河附近进行地理考察,发现在延川河两岸,一些河边的砂石之中不断有黑色粘稠液体渗出,可以点灯照明,后来就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说,延安“境内有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至少从此以后,石油就已经开始被有意识地采集和使用了。

  北宋以来,战争中反复出现的猛火油柜,就是利用石油粘稠可燃而不易灭的特性,简单加工后制作的火攻类武器。

  当然了,与大明京师紫禁城中的轻松喜庆氛围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从九月下旬以来,后金国都城沈阳的汗王宫中,就始终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惨雾。

  先是阿敏、阿济格一起出兵征讨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