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九九章 与民同乐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奏请崇祯皇帝亲临通州东十里堡皇明工学院观看“万户号”热气球载人升空演练,结果却听说崇祯皇帝去了天津大沽口船厂,而且路经通州的时候,并未停留。

  虽然有点失望,但是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宋应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定点实验已经反复验证安全的情况下,于三月十日清晨,直接进行了放飞实验。

  而且首次实验低空飞行即大获成功,“万户号”热气球载着宋应星与杨之华,从通州东十里堡皇明工学院的实验场解开连接地面的锚绳,顺风低空飘行,前后历时五个时辰,直到携带的猛火油全部耗尽,才在通州东北三河县境内泥洼铺一带的荒野上平安落地。

  崇祯四年三月十日的深夜,崇祯皇帝在白冶城工部分司衙门里的下榻之处所接到的加急奏报,就是这一次工学院试飞成功的喜报。

  宋应星等人搞的这一次热气球低空实验飞行,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大获成功的喜事,不过对于通州东十里堡到三河县泥洼铺之间,看见“万户号”热气球低空飞行的地方官员和百姓们来说,却是一次惊骇莫名的“遭遇”。

  在李天经、宋应星等人将试飞成功的喜讯快速上报崇祯皇帝行在的同时,从通州到三河等地的商民百姓也把他们的目击所见迅速上报到了本地的衙门。

  这些民间举报上来的看起来千头万绪的消息,很快就被锦衣卫、东厂这两大情报机构分别报送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

  结合李天经、宋应星等人的喜报,崇祯皇帝略一寻思,相互印证之下,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且说崇祯皇帝的车驾队伍,从白冶城南门出发之后,期间先后经停了蓟州、三河两地,终于在崇祯四年三月十四日的巳时三刻,抵达了通州城外的东十里堡。

  一路上,每次都是先行一步打前站的东厂提督内臣方正化和羽林卫副指挥使孙之沆,早已带着工学院的祭酒、司业、院丞等大小官员们,等候在东十里堡的大道上了。

  东十里堡原是边外内迁到京畿的一处卫所的屯堡,如今这里的屯堡军户们,有一半外迁热河屯田继续当军户去了,另一半就地分了原来的军田,入了顺天府的民籍。

  不过眼下崇祯皇帝要来,寻常的百姓们早被告知待在自己家里,不能出来到处走动了。

  所谓的君主与民同乐,本就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事情。

  即便是三百年后,四百年后,这世上也不存在真正的与民同乐。

  而后世所有看起来貌似与民同乐的场面,都不过是君主或者统治者们刻意营造出来的表演。

  因为所有的君主和统治者,都站在君主和臣民、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一对关系中的另一面。

  英明的也好,愚笨的也好,世袭的也好,民选的也好,包括那些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