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妙云_贵妃裙下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皇帝亲自下令,芊杨等当日靠近太液池边的宫人都被仔细审问,就连其余嫔妃,也都有专门的内侍与女官亲自前去询问当日的见闻。

  嫔妃与宫人们或称当时夜黑风高,虽见三人站在一处,却看不真切;或称未曾留意,不知内情;唯有芊杨一人,一口咬定亲眼见贵妃经过淑妃时,伸手推搡,令其落入水中,连贤妃也被连累。

  数日下来,审问似陷入僵局。

  延英殿中,何元士得了消息便赶忙入内,凑近李景烨耳边低语一番。

  李景烨瞥一眼坐在下面的萧龄甫,挥手道:“无妨,此事与淑妃有关,正好萧相公也在,一并说了吧。”

  何元士遂后退两步,抬高了声,将审问的结果一一道出。

  “如此,除了芊杨,再没有旁人说是贵妃做的。”李景烨带着倦色的面上眉宇微松,双目慢慢望向萧龄甫。

  他自然不愿将事怪到丽质身上,既然只芊杨一人的证词,便不足以定罪,只要萧龄甫与淑妃肯松口,此事便可就此揭过。

  话中暗示如此明显,萧龄甫一下便明白了。

  只是他到底有几分不甘心。他自己的女儿,自然自己最了解。那孩子一向是循规蹈矩的性子,若非真有人在背后动手,绝不会那样说。

  他犹豫一瞬,随即作恭敬状,于榻上弯腰拱手,道:“只一人的证词,实在不足给贵妃定罪。况且,臣听闻那宫人本在贵妃身边服侍过,后来才被贬入掖庭宫,兴许与贵妃本就有旧怨,只是借机诬陷罢了。”

  二人之间的旧怨旁人都不知晓,不过众人都爱捕风捉影罢了。

  李景烨清楚内情,却不解释,见萧龄甫如此识趣地让步,十分满意。

  然未待点头赞同,却听他接着道:“只是,如今宫内宫外都传陛下不分是非,一味偏袒钟贵妃,令人寒心……”

  李景烨才转霁的面色又沉了下去:“看来萧相公仍对此事耿耿于怀。”

  萧龄甫忙将腰弯得更低:“臣不敢,贵妃如何,自轮不到臣置喙。只是人言可畏,臣以为,陛下素来是天下人眼中堪比高祖、太宗的明君,不必因此小小一事而为人诟病,不妨再稍候些时日,待这一阵风波过去,也好堵住悠悠众口。”

  他一向懂得陛下的心思,自然也明白如何措辞方能说动。

  果然,李景烨听罢,顿时想起了先前裴济曾说过的,宫外已有过一阵传言,以为他为丽质的美色迷惑而昏聩不已。

  他沉吟片刻,终是压下心底的焦躁与不悦,道:“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萧龄甫知他已听进去了,闻言忙起身退下。

  殿中静下,李景烨坐了片刻,不住揉着眉心,问:“丽娘这两日如何?”

  何元士道:“老奴照陛下的吩咐,每日派人去问候,贵妃一切安好,不见异样。今日秦国夫人携女求见,此刻怕正在承欢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