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六章 褒贬不一_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祝守一而言,其实这件事就是比较复杂的事。

  但若是涉及到他擅长的领域,那他自然是想要给出一些自己的意见的。

  而这里阿九问了祝守一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那就是说起唐僧,这个西游里面最主要的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点祝守一觉得可以详细讲讲的。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与历史事实中的唐玄奘的形象有着根本的不同。从个体形象而言,唐僧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僧侣,是华夏古代历代取经者的形象代表,玄奘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独自上路,几万里的路程,凶险莫测,没有任何的助手和同伴,期间遇到的危险,可谓九死一生。

  然而他都能化险为夷,甚至以自己的坦荡和虔诚,感化了很多拦路抢劫的强盗,使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又以自己的智慧和广博,赢得了路途中各国君王的赏识。他的旅行,不是侵略,不是掠夺,不是展示,也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凭着自己的无上勇气、虔诚和毅力,来探询宗教、哲学、文化上的真理。从整体意义而言,唐僧是佛在古代华夏霞的地位与处境的一种象征。

  唐僧带给人的误解很大程度上与其人格表现的形态有关。成功的文学形象其展现的人格往往具有隐蔽性的一面,除了它直接呈现给读者的行动,还应该在这些行动的细微处隐藏着行动的原因以及不被人注意却正体现了人物本心的“内语言”。

  “似扁型而实圆型,似苍白而实丰满”。“似”的就是表面的现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以为的,而“实”的才是真正的内蕴,也即隐蔽性人格。分析一个角色,应该从“实”处着眼,而不是以“似”时为真。如果我们能够抛开对于唐僧的成见,静下心来仔细玩味书中关于唐僧言行的描写,就不难发现这实在是一个包含丰富,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唐僧形象具有复杂、多面的矛盾的人格。而小说中唐僧之所以拥有复杂人格,其实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明代是历史上思想自由和人***发展淋漓尽致的时代,《西游记》在明代淡化神像,开始重视个性的时代环境中孕育而成,书中很多人物的塑造都打破了以往小说的单一扁平模式且多具有人性美。第一个层面,他是取经事业的领导人,取经大业的重担要求他性格内敛,但他又经常不堪重负,故而其人格心理多表现为怯懦与恐惧。“儒”的层面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二个层面,唐僧从骨子里是一个诗人气质很重的人,具有很强的名士风流情结,其最为突出的表现为临风而泣、对月伤怀的多愁善感,以及对深情与真率的不懈追求。

  那么祝守一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唐玄奘的僧侣形象。

  1.面貌清奇,丰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