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红颜设宴酬明府_虞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有肖家在前,陈家也可以模仿。

  陈士弘点点头,谈了这肖家的模式,是范文正公义田的一种变革。

  陈士弘开始介绍这义田,当时范文正公设立义田,是帮助族里贫苦族人,这样有了帮助,大家就会凝聚起来。

  在古代三代的时候,是收族为主,但是到了先赵时候,诸侯争斗不休,为了方便收取赋税,于是以商君为主的,就强迫家有两成年男子的必须分家,这样虽然提供了人丁和赋税,但是也破坏了家族制。

  而之后,历代开始收族,但是人心不古,这亲兄弟,尚且明算账,因此收族效果不是很好。

  这个情况到了陈朝,就有了所改变,当时平民开始祭祀始祖了。

  这一件事在以前是决不允许的,在三代到陈朝之前,平民要不不能祭祀,要不就是在自己房间,祭祀祖父和父亲。

  祭祀两代,不过是一家人的事情,而祭始祖,就是一族人的事情。

  最开始陈朝也不允许的,但是诸儒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于是经过十年的争斗,这件事总算定了下来。

  祭祀始祖,就开始要修建祠堂,陈朝的祠堂还简陋,只是在自己房间外面修建一处。

  那时候只是一间房子,后来到了魏朝,就成为庄园式了。

  这祠堂有了,因为要维护,就需要钱财,最开始是大家捐献钱财,但是范文正公提议,不如直接买田地,然后租出去,这租田得到的银钱,就作为祠堂的花费。

  因为祠堂也用不了这么多,所以多余的钱财,就可以用来救济族人。

  这义田在陈朝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多大追捧,欧阳文忠公在列举范文正公功绩的时候,就没有提到义田的事情。

  不过到了朱子的时候,朱子在义田的基础上,提出了义仓这个法子。义仓和义田的区别是,义田只是对族人贫穷人的救济,而义仓是大家用来备用,方便渡过困难的。

  从朱子之后,义田开始出现,不少当官的,凭借自己当官多年,有钱财,就大买义田,这义田多了,族人受到了照拂,自然愿意呆在一起,而不愿意分家。

  原本宋朝就消失的差不多世家,在义田之下,再次出来了,虽然没有肖家这种千丁大户,基本上就是数百人了。

  这数百人也不可小瞧,他们聚在一起,附近小户人家只能依附,在陈魏兵荒马乱之中,这些家族,有的组织男丁,修建堡垒,一般乱贼还不敢靠近。

  这有了堡垒,有钱粮,于是逃难的人就自愿并入到其中,于是魏朝立国之后,就有了寒贵之别了。

  不过这贵族,和曹朝的贵族不同,他们基本是陈朝官僚而成。

  义田制度到了虞朝就和魏朝又有了区别,首先是国朝均田之下,很多家族的义田被均分了,这些田地他们也只能保证够用,而虞朝有严禁诸侯买田,这一般士绅想要买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