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8章 大灭绝,年迈的殖装战神们_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正爆发出来之前,没人知道。

  所以只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完所有方向。

  以传染病为主要防治对象,大力发展医学和生物学。

  以可能发生的思维渗透为次要防治对象,加强《晨风》的全民普及,随时观察民众心理状态,防止思维逻辑化。

  以常规的太空战争思路为远景规划,适当发展大型战舰和重型太空武器。

  适当而不是全力发展,是受困于戴森云和初代太阳能光翼的能源产量限制,和未能熟练掌握质能转化技术背景下的材料紧缺。

  毕竟不管现在生产的战争工具多庞大,到了五百年后估计也都只是废铜烂铁,还得浪费大量能源进行回收再利用,部分不可回收的稀有资源更是用一点少一点。

  再者,从2468年至2500年的32年间,人类为了生产制造近十万艘大型远征殖民舰,对太阳系内自然生成的金属资源中部分相对珍稀的品类消耗极大,想批量生产顶级装备,也有心无力。

  最后,反正人类内部不可能再发生战争,比起现在穷兵黩武,肯定不如先发展技术,只试验性的生产注定会被淘汰的阶段性装备,为不断改进提供技术指导。

  同时列装一些强度适当的基本军备,然后等恰当的时机,再果断的爆产能。

  这才是上上之策。

  现在的潜伏危机很危险,五百年后的灭亡末日更危险,总要有个权衡。

  总之,综合多方面因素,敌人太强太狡猾,爆发时太凶猛,人类做的又只是常规军备,准备不足的人类迅速陷入无力反抗的困境。

  灭绝动物大军不仅拥有可怕的杀伤力,更组织严谨,指挥有度,且又准备了这么多年,早已悄然完成周密布局,制定出了宏大且精准的战争规划。

  实力强大的灭绝动物拥有接近陈锋层用过的单兵青龙甲的战斗力。

  当时的人类拥有与陈锋曾经穿过的青龙甲接近的装备,但并未大规模列装。

  人类有科技,但既缺材料又缺时间,来不及完成大量的装备制造。

  一切都来不及了。

  短短一个月内,人类超过百分之九十的战舰,全部的大型空间站,全部的兵工厂损失殆尽。

  半年后,各大驻兵基地接连沦陷。

  剩余的舰队根本形同虚设。

  如果不是战舰往外太空逃得够快,灭绝动物终究没能如蜻蜓战机那样掌握太空生存能力,人类这点最后的反抗力量也得化为乌有。

  战舰被实力强大的具备空中飞行能力的顶级灭绝动物随时防备着,无法落入大气层,只能在太空外发起远程攻击,但距离太远,且又经过大气层的衰减,舰载装备造成的战果实在不尽如人意。

  原本大型天基武器应该十分有效,只要调转炮口就能对地面进行扫荡式的覆盖打击,奈何灭绝动物的指挥者早在一开始时就重点关照了这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