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一四章 袭击战术(三)_战国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井陉大营的赵军出击,确实极大的牵制了秦军的注意力,但王剪并沒有削弱秦军在补济线的投入,十支秦军的巡逻队伍依然在补济线上来回的巡视,当然,秦军也有足够的兵力来保护自己的补济线,而运输队伍也加紧了远送,毕竟在前两个多月的攻击中,秦军也损失了不少的物资。因此也要抓紧时间补充。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王剪也不是没有想过,这样被动的应对赵军的攻击,对秦军是非常不利的,秦军必须要找到主动出击的机会,才能重新抢回战场的主动权,至少不能让赵军完全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但赵军可以袭击秦军的补济线,而秦军却不能如法泡制,原因就在于赵军占据了绝对的地理优势,连绵起伏的太行山脉,阻挡了秦军的迂回路线,使秦军无法像赵军的骑军那样,大范围的绕到赵军的后方去破坏赵军的补济线,这也是赵军的先天优势所在。

  当然秦军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但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秦军的观念,因为在中国古代,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中,骑军才正式作为军队的主力蹬上中国的战争舞台,才出现大范围、大距离的骑军移动作战的概念。如果秦军的主将是当年的白起,或是现在的李牧,或许会敢大胆一试,但王剪并不是那种能创立新战术的名将,一向以用兵谨慎而著称,因此要他在没有足够的把握情况下,冒险采用赵军的战术,确实有一些免为其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剪也很难找到让秦军找出摆脱被动,掌握主动的办法来,因此王剪也只能针对赵军的行动,一步一步的应对。不过在赵军的每一次打击下,秦军都能够找到应对的办法,一方面是王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秦国强大的国力支撑。

  但赵军的第四次出击,又给秦军出了一道新的难题。

  赵军的第四次出击,兵力一下孑扩大了四倍,从理论上说,可以同时袭击四支秦军的运输队伍,尽管秦军有十支巡逻骑军,但也是防不胜防,有时为了救援一支运输队伍,会有数支秦军赶来,但也有时一支运输队伍会遭到两支赵军的袭击。

  而且这一次赵军也改变了策略,并不在是催毀一整支运粮队伍为目地,只要能够催毀其中的一部份就够了,虽然在战术上说,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但对打击后勤来说,能够打击十支后勤队伍,要远强过只催毀了一支后勤队伍。而后来赵军甚致发明了一种新的战术,即首先攻击一支运输队,吸引周围的秦军巡逻队赶来救援,然后迅速的撤离,马上寻找下一个袭击的目标,打一个时间差,在赵军的第四次袭击期间,这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