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6章 大结局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猛,又到处奔波,年纪大了之后,个个问题出来了。

  也亏的现在大明医术领先全世界,要不然估计死的更多更早。

  朱高煦的内阁也换了好多人,其中四分之一都是四十岁左右,比朱高煦还年轻的年轻官员,基本都是经历过小学中学大学三种新学后起来的。

  有好几个都是太子朱瞻壑的大学同学,这也算是为太子铺路。

  关键这几个人还不知道他们大学同学就是太子。

  等这次太子回京,朱高煦就要正式介绍他们和太子再见。

  就在朱高煦盯着马车有点出神时。

  边上一个科技司的年轻官员,上前小声道:“陛下,都准备好了。”

  朱高煦回头,看到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官员,正是科技司新官员,才正七品的于谦。

  朱高煦盯着于谦看了几眼,心想,这世你可能没机会拥立新皇帝了,也没机会认识大明战神了,至于将来能不能坐到高位,就要看朱瞻壑的眼光和用人。

  于谦被朱高煦看的有点发毛,赶紧低下头,心里非常慌,不知道自己哪里惹皇帝不高兴。

  “于谦是吧,好,好。”朱高煦这时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往前走去。

  前面有科技司的人正在摆弄,后面陆续有官员跟着皇帝过来。

  大伙到了现场后发现,现场地面上铺了两道金属轨道,轨道很长,约有五百步。

  东面有个大大的箱子,像是马车车箱,但前面比较厚重。

  “来来来,上车上车。”皇帝心情很好,今天是试验火车车轨的日子。

  从发明气缸到高压锅,再到现在初次试验蒸汽机,大明朝在蒸汽机上前后投入了近十年时间,这还是有朱高煦做为指导,有后世少许经验之下。

  若不然,或许还会更长。

  但蒸汽机出现不代表现在就能造火车。

  今天他们就是来试动力的。

  朱高煦诸大臣们来到车厢处。

  于谦这时也正站在车厢边上,然后向皇帝众人介绍。

  “这车头加车厢,全重四千斤。”

  “装的是单汽缸蒸汽机。”

  “锅炉蒸汽压力为0.3兆帕,锅炉内装有一个平放的汽缸。机车有两对动轮,由齿轮传动,轴列式为0-2-0。机车装有一个大飞轮,借助于它的旋转惯性动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复运动。”

  朱高煦把伏打电池改成了洪熙电池,但压力的单位等一些单位称呼都没有改,因为毕竟前世用习惯了。

  大明朝的第一台蒸汽车厢,比原时空1814年英国的第一辆铁路蒸汽机功率还要大了一丢丢。

  车厢长约十米,可以坐二十个人。

  原时空英国的第一辆功率比他们小,可以坐七十个人。(拖了五节车厢)

  朱高煦这边只有一节车厢,就要看看速度和拖力。

  皇帝当头率先坐到车厢里,接着各人纷纷进入车厢。

  坐了二十个人后,车厢开始启动。

  声音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