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0章 意料之内的惊喜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0章意料之内的惊喜

  甘蔗在宋代时已经非常流行,江南和沿海各省都有种植,南宋甚至为蔗糖生产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而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生前一直未攻克的钓鱼城——梓州,是南宋重要的蔗糖产地,也是冰糖的发明人邹和尚出家的地方。

  同时期的中南半岛和南洋各地如真腊、占城、三佛齐、苏吉丹也普遍种甘蔗制糖,在8到10世纪甘蔗的种植遍及伊拉克、埃及、西西里、伊比利亚半岛等地。

  忽必烈灭亡南宋后,特别设立“舍儿别赤”一职来保证宫廷的蔗糖的供应,以管理“舍儿别”(糖浆)的生产。忽必烈还保留了南宋的砂糖局,并任命回教富商充当负责人,结果糖价比宋朝高涨了十几倍。

  公元1331年,元朝的统治出现了问题。云南的诸王秃坚就自立为云南王,大凉山一带的彝族人也揭竿而起。面对这种局面,元朝四川方面除了派出各路人马镇压外,还特意下令叙州驻军抢割彝族人的甘蔗,并令成都的290名冰糖户驻防叙州(今四川宜宾)。

  可见当时元朝对甘蔗极为重视。

  进入明初后,大明的产要主糖区在福建交通便利的泉州和漳州,还有广东珠三角地区,当时号称占据天下糖产量的十分之九。

  到清朝后,才在四川、云南发展出重要的产糖区。

  事实上,两广和福建,也是最适合种植甘蔗的地方。

  此时朱高煦叫出沈济,沈济道,他们汉王府新成立的制糖局,会专门派人到三卫所在的地方,划地种植甘蔗,全程技术支持,他们采用的技术,是元朝时编制的《农桑辑要》中的技术,加上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木碳澄清蔗汁法,可以说是现在最先进的技术。

  种甘蔗制粮的难点是澄清蔗汁,元朝时是用密筐和布袋来澄清,但这种过滤形式至多只能取出臼杵式取汁的较大纤维和杆,却不可能除去在煮汁过程中方能燃烧的白蛋白和树脂。

  沈济的先人又想到了木碳澄清法,这在十四世纪后,才有埃及的工匠发明。

  沈济说完后,三护的指挥使陈文、韦达、李贤纷纷表示全力支持,因为大伙都知道糖在这会是仅次于盐的必需品,并且是最赚钱的生意之一。

  三护卫每护卫五千六百人,加上家属都是一万多人,朱高煦要两千户种田,三千户弄糖,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但是他首要保证的,还是粮食产量,更言正军全力训练,家属和军馀负责种田和制糖,人手不够,租附近农户。

  他有一百万亩亲王田,除了军屯的,还有大量的佃户。

  三卫占了大概十五万亩,另有八十五万亩,有部份在昆明附近,算是上好的粮田,还有部分分别在楚雄和曲靖,但还有一半左右,根本是朱棣的空头支票,要让他的护卫队自己开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