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6章 人心如秤_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6章人心如秤

  闫老二和闫玉是对过口供的。

  是以,当闫玉说起当日所见之事,与闫老二一般无二。

  谎言的最高境界便是九分真一分假。

  沉箱一事,恰证此例。

  父女二人虽因描述的重点不同,略有几分差异,可两相印证,更令人信服。

  闫怀文并未起疑。

  归家后,闫怀文将松散随意归拢的头发重新梳好。

  端坐在房中,听小二报账。

  闫玉:……

  认命的念账本。

  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

  这一刻,无比想念她爹!

  她爹报账必有小钱钱可拿,她报账有啥?空气!

  半晚时分。

  闫怀文带着小二出了门。

  闫玉不明就里,被大伯带着在全村各家走了一圈。

  每家停留的时间都不长,温言几句,看一看各家的房子盖的如何,问候家中老人的身体。

  就挺像领导下乡慰问的……

  闫玉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该喊人喊人,得了夸奖就笑,做一个合格的小跟班。

  等二人归家,闫玉才松了一口气。

  不想又被大伯点名。

  “小二,可知我为何要去村中各家走这一趟?”闫怀文发问。

  闫玉没有着急回答,不得不说,经过这半日的折腾,闫玉的智商在迅速拔高。

  大伯此人,一举一动皆有深意。

  那么多文人,都科举,不少人当官,为啥大伯成了大官,就因为这满身的心眼子吧……

  “大伯此行,是为感谢村里人采药供应虎踞?”

  闫怀文浅笑着又问:“如是为此,我为何半句不言谢?”

  “嗯……”闫玉瞬间闪过许多念头,最终说道:“大伯不想让村里人感到有负担?”

  闫怀文眼中透出毫不遮掩的欣慰之色。

  “不错,俗语有言,人心有秤,好坏自有衡量,大伯今日便要告知你,这心上之秤,不止能量好坏,亦能权衡利弊、得失、恩怨、情仇……

  便是人不通文数,此等权衡乃是天生。

  一方失衡,便会劳心、费神、失矩、无措。

  我们闫家与村人最恰当的相处之道:

  账目清明不伤情,亲和友善不多礼。”

  见小二凝眉思索,闫怀文宽声道:“你此时不懂,日后所历渐多,总会有懂的一日。

  这一点其实你爹做的比我好,对村人更为亲善。

  想不清不打紧,先学着做。”

  闫玉点头,学着大伯做总不会出错。

  她隐隐明白大伯的意思,他们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不过从未像大伯这般,捋得这么清楚。

  大伯心里若也有秤,一定是一台精密度极高的电子秤!

  晚饭刚做好,安小大夫便带着他的小厮进了村。

  闫玉不禁怀疑他们是踩着饭点来的。

  不然怎么早不来晚不来,正好赶上这个时候来。

  是不是馋她家的饭菜了?

  闫玉端着自己的碗,露出一双眼睛瞄着安小大夫的小厮。

  这家伙比上次见瘦了不少,微微有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