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收益的人是谁_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问。

  “爷爷站在皇城之中,蒙蔽了双眼,只看到了百姓受益了,有得必有失,百姓得到了收益,那么谁就损失了?”

  “百姓得益,那些从百姓身上压榨好处的官员便损失了利益。”

  “所以,这件事情一旦获得了皇上的认可,推行实施,那爷爷,您这提意见的人,可就成了他们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你以为科举考试筛选出来的那些大臣人才济济,集思广益,想不出来这些方法吗?”

  “他们可以想到,但是他们不能让皇帝知道。”

  “所以,爷爷,这件事让朝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赞同堵而不是疏。”

  “堵,既可以暂时性的解决问题,又可以给他们提供持续不断的利益。”

  “只要黄河发水,朝廷就要拨款赈灾。”

  “发一次水,拨一次款,那些地方官员便多一次机会从中榨取油水。”

  “所以,爷爷,这件事,除了皇上,没有人会赞同的。”

  朱烨长叹了口气,看着远处的天空,满目惆怅。

  朱元璋看向朱烨,脸上的表情越发严肃。

  他没有想到朱烨会把这件事剖析的如此详细,他也知道朱烨所说,句句属实。

  “爷爷,您只是个五军都事府的小官,我知道您是为了百姓着想,可是即使您觉得我说的方法可行。”

  “怕是你写好了奏折,这奏折也送不到皇帝面前,甚至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所以,爷爷,这事,不能说!”

  朱烨仔细的叮嘱着朱元璋,眼中溢出的忧虑,显而易见。

  “不,哪怕这件事,在朝中被人反对,甚至没有一个人支持。

  这件事,也要实施下去。”

  朱元璋看向朱烨,格外的坚定。

  因为他不是五军都事府里的小官吏,他是一国帝王,他是为大明百姓竭尽所力,为民卫国的一代君主。

  “孙儿,你记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身为皇帝,畏惧一干大臣,不能造福百姓。”

  “那么,他愧对他的身份,愧对百姓的朝拜,愧对这大明朝给予他的所有荣耀。”

  “大臣没有了,可以再筛选提拔,可是百姓没有了,这个国家就没了。”

  “这件事,孰重孰轻,皇上明白,你要相信,皇上一定会推行实施的。”

  朱元璋坚定的说道,语气中透露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请收藏:https://m.bqgvv.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